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8-10-04 浏览次数:123

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

(马树超范唯)

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向全国职业教育界发出的总动员。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提高中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强化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1998年到2007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1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建设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首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明显提高。1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接近1100万人,为各行各业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应有性劳动者。特别是目前急需的面向基层职业岗位的技能性实务工作者,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快速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2007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284万人。比1998年增长了6倍,在校生达到860万人。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2002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高等教育精英化和大众化阶段的临界点15%,2007年上升至23%。高等职业教育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也为进人大众化阶段后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第三,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类型.2007年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到1168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以上。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逐步清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特色逐步凸现,以地方投入为主、行业参与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基本确立.而且高职院校的区域分布比较协调.除西藏地区以外的各地市已基本上至少有一所高职院校。这些都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经形成,丰富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

第四,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从1989年到1998年的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增长近乎停滞,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经济物质条件及其追求能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迫切需要严重脱节。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扭转了高等教育资源极度短缺的局面,为全社会尤其是广大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适应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第五,“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启动并取得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按照立足未来、重在建设、推动改革、加快发展的建设思路,大大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尤其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强化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首批28所示范建设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经验,毕业生就业率提高,形成了初步成效,积累了经验,毕业生就业率提高,形成了榜样的力量,为探索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二、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模型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要“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这对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我们提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介于实体模型和数学模型之间的基本模型。即通过对研究对象系统的分析与抽象使之简约化。其基本特点在于对实际对象系统的抽象;体现实际对象系统中的要素;反映要素间的关系。建立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模型,可以将之用作管理的工具.对高职院校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进行改革设计;也可以将之作为测量评价工具,对高职院校教育的模式转型程度进行定量评价。

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全堑耋型,是在高等学校教育框架下,融入产些、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使这些要素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并构建起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与制度环境,由此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首先,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以高等学校学历教育框架为基础,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中国国情的选择。

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口众多,人们参加高考选拔的意愿十分强烈。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不仅适应了人民群众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有利于规模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依据《高等教育法》,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并在进行科研开发和服务社会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融入以下五个要素:

产业要素。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融入产业要素.主要体现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不同地区产业布局结构、发展重点和支柱产业不同,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上坚持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强调地方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产业发展往往会先于行业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超越现有行业的局限性,紧贴区域性的产业发展.积极为区域先导产业发展服务。

行业要素。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融入行业要素,也包括两方面要求。一是在运行机制上加大行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强度;二是在教学过程尤其是教学内容中,注重行业发展的要求,包括行业对产品设计、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交换活动的相关标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不仅要重视国内行业表准的更新,还要关注国际上行业标准的动向,如最近一些行业制定的“人权标准”、“环保标准”、“反恐标准”等,应当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得到反映。

企业要素。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要更多地融入企业要素,强化校企合作,这是世界各国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遍经验。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主要有两类.一是企业直接参与职业教育,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另一类是职业院校渗透企业要素,按照企业要求培养人才,例如澳大利亚的TAFE职业教育。在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制度尚不完善的环境下,高院校要不断提高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积极吸引企业参复直等职业教育,主动将企业要求反映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在校园形态上也要努力营造企业的情境和氛围。这方面,高职院校进行了很多实践探索,例如按照企业的要求实施“订单培养”,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吸引企业进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安排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提供实训岗位,学校为企业提供研发与培训服务,以及打破传统的大学校园建设形态、引入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等等。

职业要素。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要更多地融入职业要素,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毕业后高质量就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就业导向不仅要体现在就业服务工作上,更要体现在教学过程尤其是教学内容之中,将“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人点,使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能够体现职业的工作过程特征,体现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实践要素。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要更多地融入实践要素,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所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是在基层岗位和工作现场做实事、干实务、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性人才,也就是专门面向“一线人才”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这种“一线人才”,不是单单依靠学历教育在学校里就能培养出来的,他们必须也只有在生产和工作的实践中获得能力、提高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强化实训、实习、实验等实践环节,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工作体系、工作过程的关联度。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必然要强调实践性,以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缩短从学校教育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

三、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国基本国情的又一个特点是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化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很大。

10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由108万左右快速增长到566万,给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权威部门分析,今后五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每年为1000万左右。按照目前我国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及相应的就业结构,新增就业岗位中传统意义上的“白领”岗位比例约为25%,即每年250万左右的规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使毕业生就业水平得到同步提高,证明了自身发展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数量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更在于其培养“一线人才”的目标定位,每年560万以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会如何?就业形势可能会远比目前更加严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可持续性,正是建立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线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的。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如果说,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线人才”目标定位在前几年已经基本解决了的话,那么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今仍不能完全适应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也就是说,培养模式转型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真正从传统学术教育的“压缩饼干”模式中走出来,必须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路径依赖”,切实按照“一线人才”的要求,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要领模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一个可观测、可操作、可量化,并且有助于推动办学模式转型的管理评价工具。依照这个概念模型,高职院校管理者可清晰地分析学校的教育模式是否正在从传统的学术教育“压缩饼干”模式中走出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诸要素是否融入了办学模式、运行机制、教学过程甚至校园形态之中,融入这些要素的分量和比重够不够,融入的浓度怎样、协调度如何,还需要从什么方向努力等。正如有学者提出的,高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与传统学术形态决裂,来找到适合新的市场经济形势的教育模式,学校要更好地适应环境;除非适应这种变化,否则催生这种变化的力量会摧毁一切不能适应变化的学术机构。

四、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就为为教育发展战略突破口

当前我国教育界正在面临着两项重大的改革;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加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基础教育如何更好地解决“应试教育”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要求,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需要寻找一个战略性的突破口。

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正有可能成为整个教育发展战备的突破口。其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没有太多传统学术形态的束缚,受到种种陈规陋习的制约也比较少,其自身充满了活力,并具有很强的创新力;其二,近10年来高职院校的大发展,集聚了许多优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及其成功经验,特别是一批高水平的优质中职学校资源和经验,同时又聚集了一批具有大学、企业、政府机关和研究机构工作经验的社会精英;其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以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服务社会,一批示范性建设院校积累了内涵发展尤其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的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四,中央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发展的三大战备,横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大领域的高等职业教育就占了两个:既要“大力发展”,又要“提高质量”。此外,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即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转型,也将使高等职业教育走出传统学术教育“压缩饼干”模式成为历史的必然;而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目标,要求高职院校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的要素并达到相当的比重,都必将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有可能也有责任承担起整个教育改革战备突破口的重大使命。

构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加大力度,需要政策、规章和资金等方面的引导。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重视教学评价工作的正确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合作、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当前要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台评估和精品课程、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评审等工作中,更加重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要素的融入。教学评价工作台具有政策导向意义,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类型更具有“指挥棒”作用。高职院校管理者和评审专家对这个概念模型的认识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些要素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教学过程及校园形态等各个环节中的比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政策导向,建议出台相关文件,推进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要在融入产业、行业、企业等要素的前提下,以职业工作过程特征为逻辑起点,改革专业教学方案,推动课程大纲与专业教材建设,加快建立适应专业教学改革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要推广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经验,加快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机制与平台。例如,鼓励各地以高职院校为龙头,加快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为职业教育的校企深度合作提供新的载体与制度平台;探索由示范性高职院校带动整个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机制,发挥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突破口”作用。

继续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建议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上,实施新的“国家级特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再用三到五年时间,建设100年左右具有鲜明的行业、企业特征的高职院校,强化财政投入推动改革的政策导向,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建设提供新的动力。同时,在政策上鼓励高职院校研究、引进国际通用的行业标准,包括产品设计和产品生产过程的行业标准等,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使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在国际人才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参与文献:[]丹尼尔.若雷、赫伯特.尔曼.战备到变革[M]。周艳、赵炬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编:221116
网站:www.swdianqi.com
Copyright©2024 版权所有:亚洲必赢国际437app(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 苏ICP备11021512号-033 技术支持:信息与网络中心
Baidu
sogou